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3|回复: 0

玉田英烈:马吟南,陈荻

[复制链接]

1016

主题

1018

帖子

373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736
发表于 2025-2-24 13:09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忆英烈,忠魂永流传
马吟南英烈事迹
马吟南(1912-1944) 字承武,化名崔林、李杉。玉田县马店子村人,1928年毕业于玉田师范讲习所,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政治部主任、冀东区党分委机关报——《救国报》社社长、冀东区党分委秘书长等职。青年时代的马吟南参加过“玉田暴动”、“玉田第二次暴动”(黄林暴动)和冀东工农抗日大暴动。1939年,接受冀东党分委的指示,组建《救国报》社,他担任了社长兼编辑。白天,他给学生上课,传授文化知识,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;夜晚,坐在小煤油灯下收听广播,整理稿件,清抄刻版。敌人来时,把稿件、用具和报纸埋在牛粪里,拿出课本为学生上课;敌人走后再投入紧张的办报工作。如此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把《救国报》一期期地送到抗日军民手中,鼓舞着人民奋勇前进;送到敌人的据点里,成了打击、瓦解敌人的锐利武器。1941年,《救国报》社转移到冀东抗日根据地鲁家峪,公开办报。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,增办了《老百姓报》,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,鼓舞群众斗志。在日寇对冀东地区实行“强化治安”时期,他率领报社人员与敌人巧妙周旋,坚持办报。马吟南对工作热忱,对同志关心,党组织为照顾他,每月多发给他10元钱的生活费,他却从来没有用过。报社编辑陈大远,家有高龄老母、生活困难,马吟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每月由报社的经费中节约10元钱,寄到陈大远家中。1943年春,马吟南调任冀热边特委秘书长,仍兼《救国报》社社长。1944年10月17日,在丰润县杨家铺被敌人包围,在指挥突围中牺牲。
陈荻英烈事迹
陈荻,1909年生,原名陈世雄,字临武,化名陈白秋、陈荻。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。毕业于丰润县车轴山中学。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中共遵化县委书记、冀东军分区委宣传部长等职。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,陈荻决心弃职回关抗日,被分配到芜湖市邮政局工作,不久便被同仁推举为邮政工会委员,从事工人运动。此后,他又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,利用工作之便,组织发动群众,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。同时为党组织传递秘密文件,护送地下党员,沟通与进步党派和爱国人士的关系。1934年,陈荻奉党组织之命到河北芦台邮政局任邮务佐之职,同时任中共宁河县委委员兼芦台党支部书记。他与同乡张家声兄弟等地下党员共同建立交通站,挂牌“新生医院门诊部”,借行医从事秘密交通工作。此间,他一面组织动员群众抗日,营救暴动被捕同志,一面筹集抗日物资。为把药品运往抗日前线,他甚至动员妻子化妆成走亲戚的样子,抱着孩子携带药品冒险穿过日伪封锁线。1938年6月,陈荻奉命带领芦台地下党员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。1940年6月17日傍晚,陈荻与阁锡九等开完会议转移,行至丰润县郭庄子时,突遭日伪军包围,在突围中遇泉水河横路,陈荻等9名同志强行涉水。他游上对岸后发现,阁锡九离河岸尚远,且敌人迫近,他毅然回游援救,因时久力竭,与阎双双卷入漩涡,不幸遇难,时年31岁。
玉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X

冀公网安备 13022902000338号

GMT+8, 2025-4-7 13:42 , Processed in 0.121898 second(s), 8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