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因如此,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白菜的诗便是于通俗中见其风骨:“浓霜打白菜,霜威空自严。不见菜心死,翻教菜心甜。
”霜冷寒侵并不能使它有任何摧残,反教白菜由青涩转为饱满,促成了它最后的成熟、甜润。
宋代苏东坡有诗云:“白菘类羔豚,冒土出熊蹯。”他把白菜比作羊豚、熊蟠,则是对大白菜味美的最生动比喻。
范成大亦赞曰:“拨雪桃来塌地菘,味如蜜藕更肥浓”。二人均为文学大家,遣词造句一向惜墨如金,偏偏对这普通的白菜,毫不吝惜赞美之词。清代郑板桥有"白菜青盐糙米饭,瓦壶天水菊花茶"的佳句传世。
他把朋友间的情谊揉进白菜、米饭、菊茶的清淡、素雅里,农家的乐趣、闲适跃然纸上。画家也乐于将白菜入画。齐白石以画虾闻名,但他画的白菜也是别具一格。
他不但画出白菜肥厚朴实的气韵,还题词替它鸣不平:“牡丹为花中之王,荔枝为百果之先。独不论白菜为蔬菜之王,何也?”白石先生为白菜振臂一呼,从此,“菜中之王”的美名就流传开来。
国画大师李苦禅也是画白菜的高手。白菜这一寻常家蔬在其笔下惟妙惟肖。他的画作中专门有六幅以白菜入题,赏之如吃一顿可心舒爽的家常饭,让人回到“不是独夸根有味,须知此老是农夫”的意境中。
每幅画中的白菜,或单株随意横斜,肥硕丰腴;或间杂蟹、花、笋、菇为衬,拙中藏巧,平中见奇。还有画家吴昌硕。他出身农家,把自己对白菜的感情,甚至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全都灌注于笔端。
故此,他画出的白菜立轴,浓墨淡墨变幻间,茎干绿叶活灵活现,构图虽简洁,却形神具备,超凡脱俗。他曾画过一株带根的大白菜,搭配粗壮的红萝卜,古拙中透出意趣,整个画面呈现饱满向上的磅礴气势。
犹记得他在一幅白菜画作中的题款:“咬得菜根,定天下事何不可为?”这题款使人们观之,能从平凡的白菜中品味出一番人生哲理来。关于白菜的石刻,最有名的当属“白菜碑”。
明末诗文家笪继良,在主政江苏铅山时,曾手绘一株根须皆茂的白菜,并题辞:“为民父母,不可不知此味;为吾赤子,不可令有此色。”刻于碑上。
此碑立于堂前,代表知白菜滋味,问民间疾苦,真正体恤民情,让人民安居乐业。他以此警诫自己要以民为本,为民办事。白菜不语。但古往今来,咏白菜的文章,唱白菜的乐曲,绘白菜的画作却层出不穷,不胜枚举。
我国地大物博,幅员辽阔,白菜种植面积广泛。但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。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的地域,味道也不尽相同。若论此中上品,恐怕非 “玉菜”——玉田大白菜莫属了。
我的家乡玉田县地处燕山南麓,渤海之滨,土壤肥沃,气候温润,是传说中的“种石成玉”之地。这里出产的包尖白菜,叶薄、包心,成下圆上尖之状,甜、脆、嫩,无论是做菜还是做馅,无论蒸、煮、炒、炖、甚或凉拌都清鲜宜人。
又因耐贮藏、产量高、不抽苔、叶深绿、脉细密等特点而名扬全国,素有“玉菜”之称,当年还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廷。因为白菜除食用之外,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。
它性味甘平,有清热除烦、解渴平燥、通利肠胃的功效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清宫太后慈禧因食用玉田大白菜而神清气爽、消除病痛的故事。
清光绪年间的《玉田县志》也有记载:“白菜、一名菘,有十数斤者,甘脆、甲他邑”。正是玉田这方得天独厚的土地才孕育出上品的玉菜。
这就是水土的缘故,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玉田也因此被誉为“中国大白菜之乡”。民谚说:“百菜不如白菜好。”白菜是百菜之王,诸蔬之冠,营养价值很高。
用菜叶做馅,鲜香入味,去油腻,解酒醉。更为独特的是,嫩叶和菜心可生吃,甜脆鲜嫩,清心爽口。大白菜不仅是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品,更是漂洋过海,行销国外。
比如韩国的泡菜,白菜就是主要原料呢!白菜的好处当然不止这些。元代的《饮膳正要》,清代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以及《滇南本草》等书籍都有关于白菜药用功效的记载呢!
说到和白菜相关的书籍,《菜根谭》不能不提。宋代儒者汪信民说:“咬得菜根断,则百事可做。
”明代隐士洪应明所写的《菜根谭》,其以作为菜之根基的菜根,比喻人生之根,讲究“性定菜根香,万味皆由根处发,厚培其根,其味乃厚,根深才能叶茂”,是一部关于人生根本的哲理之谈的著作。
读后细细体味,便能嚼出人生味道。这样一部巨著独以菜根为名,是对白菜的褒奖,是白菜的又一荣耀。人们喜欢白菜,饭桌上离不开白菜。
生活好了,人们都爱摆个玉雕白菜在桌案。菜与“财”谐音,白菜意为“百财”,有百财聚来之意;还因白菜的颜色和外形,也象征着“坚贞纯洁,清清白白”吧?日子平实如白菜。
凡俗的烟火间,漫长的冬日里,于平淡中咀嚼出人生的至真至味,这就是淳厚、朴素、低调的白菜给我们的真谛和启示吧!欢迎来我的家乡品尝“玉菜”。
你会在唇齿开合间品出味美鲜香的饮食文化,会在觥筹交错中体会出热情实诚的风土人情,更能于心灵深处体会千年古县藏于一个物种表里的悠厚底蕴,还能在岁月涤荡中体会历史的宏伟阔大与细致入微......
玉菜,以及孕育玉菜的这片黄天厚土,是你不能错过的绝美景致。